称文镇卡安社区“同心向阳”党建品牌
编者按: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统筹打造党建特色品牌,整体提升党建工作水平,以品牌建设推进党建与基层工作深度融合,称多县决定在全县开展“融初心·联智慧”融联互促党建品牌创建工作,集中展现党建融合成果,全面提升称多县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,县委组织部将集中展示各单位创建党建品牌优秀案例。
LOGO品牌标识:
logo释义
“同心向阳”的logo以党徽、阳光和三条蓝色道路组成,整个图形结构简洁、清晰、温馨。
党徽:党徽位于整个图形中心位置,代表在社区工作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米”的党群关系同心圆中,党是领导核心和圆心,代表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思想和政治基础。社区党组织越是善于通过与人民群众协商达成共识,就越能够找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,巩固领导核心地位;党越能通过千百条线索同人民群众联系起来,越能照顾到最大差异性,越能贯通联系群众的通道,半径就拉得越长,同心圆就画得越大,就越会形成更强组织力和凝聚力。
阳光:圆形阳光,代表全体社区居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,积极向上,热情洋溢,同心同向,携手同行,向着党指引的光明道路,坚定不移的向前走。也代表社区工作人员时刻谨记“面对面”聚焦居民多样需求,“手拉手”协同多方力量联动、“心连心”精准开展志愿服务,倾心、倾力、倾情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,搭建起居民需求与资源对接的服务平台,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相融互动新模式,全力建成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区社会治理共同体。
蓝色纽带:3条蓝色纽带为淡蓝、深蓝和藏蓝色,三条纽带同向而行,相辅相成。分别代表社区构建的“三大体系”,即组织体系、治理体系、服务体系。淡蓝纽带代表组织体系,象征在社区构建纵横贯通、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。纵向上构建“乡镇党委—社区党支部—社区网格—微网格—党员户”五级组织体系持续增强社区服务群众、凝聚人心能力,不断提升社区党建硬实力。深蓝纽带代表治理体系。象征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,居民多方参与,实现民事民治、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办,营造起“多元参与·共治共享”的服务生态。藏蓝纽带代表服务体系,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“末梢神经”,象征社区把服务群众、造福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积极打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米” ,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、最安心的港湾,带给群众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品牌内涵
“同心”代表在社区充分发挥凝聚群众的力量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形成“党支部领着干、党员带着干、居民群众跟着干”的良好局面。“向阳”:一是卡安社区藏文音译成汉语的意思,二是代表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向党领导的光明道路不断前行。依托“称文镇红色引领365 微网格服务体系”为载体,全力推进“同心向阳”党建品牌创建,促进社区组织群众、宣传群众、凝聚群众、服务群众作用的充分发挥。
品牌实践
引领“365服务”,细节暖人心。依托一个载体 。依托全镇红色引领 365 微网格服务体系,“365 ”代表“一年 365 天全天候服务 ”,也延伸为“3 服务 6 载体 5 联动 ”目标管理理
念;“3 服务 ”提出具体目标 ,即为辖区居民提供“零距离 ”“综合型 ”“暖人心”服务;“6 载体 ”提供载体保障 ,即一个党建引领红阵地 、一个代办微平台 、一个创新媒体微宣 传 、一个弱势群体服务站 、一个便民服务微积分 、一个民情反馈意见箱 。面对社区老年人多的基本情况,进一步探索“社区 、老干部活动中心 、老年人康养中心 ”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。“5 联动 ”明确实施路径 ,即服务联做 、资源联建 、困难联帮 、活动联办 、民意联系。以 便捷带动服务,用服务助力治理,探索基层社区治理“最后一米 ”新模式 。
点亮“微心愿”,细节暖人心。“微心愿”形式虽然小,但体现的是社区致力于服务精准化、精细化,推进民生福祉的“大工程”,通过“居民下单、社区接单”的方式实现了微心愿25个。现在正在积极对接“智慧社区 线上服务”的终端品台,将党建网、民生网、平安网“三网合一”,达到“线上点单 线下办理 足不出户 服务到家”的目标。比如,对于“微心愿”,将通过“入户走访 集中座谈 征集个人心愿”等方式统一整理,按照“微心愿”的轻重缓急、难易程度、内容时限在终端平台上发布信息,号召居民党员、网格员、志愿者、共建单位参与心愿认领。通过关注居民呼声,解决合理化意见,满足合理化需求,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细化“微网格”,服务零距离。在前期卡安社区只有4个网格,每个网格少则近百户,多则200余户,对于日常的服务和管理来说,压力非常大。今年对网格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,按照30户至50户为一个“微网格”的标准,现在社区共有4个网格长,4名网格员,16名微网格联络员,落实了每个大网格一名居民监督员。面对社区工作人员力量有限的情况,通过征求个人意愿,将党员、团员、志愿者、退休老干部都充实到了网格员的队伍中,在日常开展的“流调人员排查登记、政策入户讲解、低保户入户对比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困难群众暖心服务”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“有事就找网格员”也逐渐成为了群众的“口头禅”。通过“微网格”使网格内的力量和辅助力量与群众直接实时联系,渐渐融入了群众生活,让服务“零距离”更有温度。
便民“微积分”,激发新活力。根据全镇社区微信分操作要求,社区作为微积分实行的前沿阵地,面向全体居民,以家庭为积分主体,主要围绕“居民公约落实、人民环境整治、公益志愿服务、社会综合治理、传承家庭美德”五个大类的内容开展积分,采取“一活动一记录、一月一审核、一季度一公示”的积分流程,即“月审核、季兑换,年表彰”的方式,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自实行以来,“用行动换积分,以积分换物品”,让群众言行有“镜子”可照,素质有榜样可仿,环境美化有标杆可依,移风易俗有标准可行。实行“微积分”是社区在基层服务“最后一米”模式的小举措,在激发广大居民群众发挥主任温作用,激励居民全方位参与社区服务管理中,“人人有激情,家家有动力”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渐形成,现在已有30余户居民用积分兑换了物品。
“小门牌”架起党群“连心桥”。着眼于社区服务的长远发展,满足群众的各类合理需求,结合社区实际,共制作藏汉双语小门牌1200个。以“为了群众、依靠群众、服务群众”为工作主线,着力构建起“社区+网格长+网格员+微网格联络员”的四级网格体系,将居民公约落实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公益志愿服务、社会综治治理、传承家庭美德等内容融入网格,实现居户日常服务管理的精细化、科学化、规范化,努力打造示范带动、动态管理新平台,最大限度激发社区活力,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社区环境,让处处规范统一、事事有章可循成为服务“最后一米”的“法宝”。期间排查矛盾纠纷5起。
建立“志愿队”,凝聚精气神。开展志愿义工活动 。以建立的党员志愿者义工服务 队的基础, 围绕环境清理 、品牌宣传 、困难帮扶 、文化策划等方面开展活动,推动志愿者义工 活动向深度发展 。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。针对社区党支部的薄弱环节,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 相结合 、答题和讨论相结合 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,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、学 习型社区“两委 ”班子,争当学习型社区干部 、学习型党员干部活动, 引领党员干部以学习谋发展 、以学习求突破 、以学习成果的转化为服务居民群众为目标任务的完成。要凝心聚力,用行动打造品牌 、用品牌促进行动 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品牌的打造 ,以品牌打造的成效提升 为民服务的能力 。